作为电力与通信领域的核心传输介质,ADSS光缆(全介质自承式光缆)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其寿命与安全性。本文从施工流程、安全要点及常见误区三方面,为新手提供一套完整的安装指南。
路由与挂点设计
需结合杆塔承载能力、导线分布及电场强度(≤20kV)选择挂点,避免电腐蚀风险。
对老旧杆塔进行受力校验,尤其在台风频发地区,需加强杆塔或选择承载余量大的路径。
光缆质量把控
优先选用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,确保纤芯、芳纶及护套材料符合行业标准(如DL/T788-2001)。
要求厂家提供电力线场强分布图与挂点分析数据,验证光缆耐电蚀性能。
环境评估
热带、高湿度地区需关注风摆效应,预留光缆与电力线间的安全间距(建议≥1.5米)。
杆塔检查与加固
清除杆塔尖锐物,安装防震锤、悬垂线夹等金具,防止光缆磨损。
跨距超过800米时,需增加中间支撑或分段牵引。
牵引方式与张力控制
使用张力放线机,保持光缆牵引力≤20%破断力,避免芳纶层损伤。
牵引速度建议≤30米/分钟,同步监测弧垂(弧垂偏差需≤5%)。
弧垂与余缆管理
根据温度调整弧垂:温度每升高10°C,弧垂增加3%-5%。
杆塔处预留8-10米余缆,采用“Ω形”盘留,固定间距≤1.5米。
电场强度超限
错误:未验证挂点场强,导致护套电蚀。
应对:使用AT护套(耐电蚀型)并定期检测电场分布。
气候适应性不足
错误:忽略台风、覆冰等极端气候影响。
应对:计算风荷载与覆冰荷载,定制芳纶加强层参数。
施工流程简化
错误:未使用专用工具导致光缆扭曲或拉伸过度。
应对:采用防扭牵引头,全程监控张力与扭转角(≤30°)。
验收标准:光缆无可见损伤、弧垂达标、金具安装牢固。
运维策略:每半年巡检护套电蚀情况,使用OTDR检测光纤衰减值(≤0.25dB/km)。
通过规范化的安装流程与风险预控,ADSS光缆可实现30年以上的稳定运行。建议施工单位参考《DL/T788-2001电力光缆通用技术条件》,结合具体工程需求制定细化方案。
上一篇:ADSS光缆与普通光缆的区别